育儿节目变大型“虐娃”现场,“施暴者”竟是自己的亲爸亲妈?

蘑菇资源网影视资讯人气:263时间:2021-04-09 23:08:23

刚在第七季《奇葩说》中斩获BBKING的傅首尔,告别了辩手的身份之后,又以“傅妈”的形象,参加了一档育儿节目——《向上吧少年》

作为全国首档青少年健康成长生活力挑战节目,《向上吧少年》用一台电梯,连接了五层挑战空间,让参赛的少年们,以不断向上的姿态,来迎接生活中的不同挑战。

除了常驻嘉宾傅首尔之外,节目组还特意安排了少年助力团主持人杜海涛、教育专家沈奕斐,以及后来的育儿专家兰海,在观察室中,对孩子的表现进行分析和评价。

节目伊始,傅首尔就说,“配合吧中年”似乎是“向上吧少年”必不可少的后缀。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也一语中的地说明了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随着节目的不断播出,少年们确实表现出了不少问题,但让人意外的是,这些问题的诱因,大都来源于父母。

就连在一旁观看的傅首尔,也开始为某些父母的育儿方式感到担忧。

真是应了那句话: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

佳慧的父母是对高材生,他们有着不同的教育观念,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会出分歧。

为此,他们经常会当着佳慧的面吵架。

所以佳慧一出场,就表明了自己的小心愿,希望父母不要再自顾自地吵架了。

父母其实也意识到了,他们应该听听女儿的意见,可一到解决问题的时候,双方还是谁都不肯让步。

父亲甚至还说:我是导师,她得听我的。

硬生生地把学校中的“权力关系”,带到了家庭里面,把自己的妻儿都当成自己的学生。

相比于佳慧父母的“自我”,习羽的母亲在照顾他的时候,完全处于一种“忘我”的状态。

习羽是个品学兼优的学霸少年,可生活能力却近乎于零,因为他有一个全方位保姆妈妈。

他吃饭之前,母亲会先帮他把饭装好;吃鱼的时候,要提前把鱼刺一根一根剔除;就连吃龙眼,也要帮他把果皮和果核都去掉。

在母亲如此细致入微的照顾下,10岁的习羽俨然成了一位“高分低能”的神童,一分钟内连个鸡蛋都剥不完。

跟习羽母亲分处两个极端的,是俊轶的妈妈。

不同于习羽10岁还不会剥鸡蛋,俊轶在3岁的时候,就在妈妈的逼迫之下,学会了用煤气炒菜做饭。

而且还在3岁的时候,一个月就要坐几十次的网约车。

虽然主持人和嘉宾们都觉得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俊轶妈妈还是坚持自己的育儿方式。

她把自己对俊轶的“放任不管”,理解为独立,也理解为牺牲。

她觉得自己是老师,所以在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之间做选择时,她毫不犹豫地选了教育好别人的孩子,不惜拿自家孩子的安全去冒险。

这样的父母,真是拿着所谓的“大爱”,做“不负责任”的借口。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如此心大,但还是有很多父母,会以各种各样的奇葩方式,向他们的孩子,伸去非常具有压迫性的“魔爪”。

比如,有母亲要求正在读一年级的小朋友,不许用橡皮。

因为在她的认知中,只要用心了,是绝对不可能写错字的。

这样的想法,让其他人都惊掉了下巴,可她还是觉得自己的要求是合理的。

还有母亲,让孩子在她准备早饭的间隙,必须完成三件事情:看书、做数学,还要读一个小时的英语绘本。

这架势,仿佛从小就让孩子明白两个道理:“一日之计在于晨”和“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比这两位更“要命”的母亲,是把育儿当成职业的领导式母亲。

为了抓住一切可以投资的可能,她给孩子还在读幼儿园的孩子,安排了密不透风的兴趣班。

孩子如果表现地不尽如人意,她能伤心到崩溃大哭,仿佛丢了年终奖一样伤心。

而且她特别自豪地认为,孩子表现地好,她就没有浪费时间,因此,她不仅给自己,也给孩子定了“KPI”。

说实话,如果把养育孩子等同于上班打工,把孩子的成就等同于自己的绩效工资,这样的母子关系,似乎有些过于功利了。

“KPI”母亲并不常见,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却遍地都是。

唐卓的爸爸,就是这样一位高要求、高标准的严肃父亲。为了让唐卓尽可能地优秀,他会时刻对儿子的言行举止进行评析判断,以求儿子下次可以做到尽善尽美。

儿子也觉得他唠叨和严厉,但父亲觉得自己这是及时反馈,并没有要改正的意思。

幸好育儿专家兰海发现了父亲的问题,说他像一个“直升机一样”,时刻跟在儿子的上方,随时给出评价,以至于干涉了儿子独立思考的空间。

父亲这才知道,自己望子成龙的心理和行为,其实阻碍了儿子的正常发展。

同样后知后觉的,还有安琪的父亲。

安琪的父亲是抱着问题来参加节目的,他觉得现在的女儿过于苛求完美,有些强势,以至于性格不够完美。

傅首尔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问安琪父亲,是谁影响了她?

安琪父亲这才发现,是自己从小要求女儿完美,才导致她出现了如今的问题。

杜海涛也忍不下去地说了一句,父亲现在希望她不要太强势,其实也是在变相地要求女儿完美。

希望安琪父亲能把傅首尔的话听见去,允许女儿在性格上留有一些缺口,这样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以上种种足以见得,父母在育儿时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独生子女家庭尚且如此,二胎家庭就自然不必多少了。

在最新的几期节目中,节目组请来了不少二孩家庭来参加节目。不像独生子女家庭将目光全部投射在一个孩子身上,二孩家庭往往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之间的“争宠问题”。

可这个问题,看似是孩子之间的问题,可本质上,还是父母的问题。

雯萱雯汐是一对相差两岁的姐妹,平日里,父母总是会给雯萱灌输姐姐要让着妹妹的思想。

因此在挑战过程中,雯萱直接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愤愤不平地说,我们都是第一次当孩子,我为什么要让着她。

雯萱把心中的不舒服表现地非常明显,但父亲听完之后,还是固执地认为,她心里再不舒服,也要接受现实。

不知道是为了安慰自己,还是给自己找借口,父亲还坚持认为,不公平待遇出现在所有二孩家庭中。

讲真,摊上了这种固执己见的父母,哪个老大心里能舒服?

跟上面那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父母相比,还有的父母,是纯粹在跟最本真的“人性”作斗争。

子濡子沫是一对“哥弱妹强”的兄妹,两人在参加挑战的过程中,一旦失败,妹妹就会把所有责任推到哥哥身上。不是说哥哥讨厌,就是说哥哥是傻瓜和笨蛋。

一系列的行为举止看下来,傅首尔隐约觉得哪里不对,指出了妹妹的问题。

母亲虽然注意到了妹妹过分的言行举止,但并没有认真对待,甚至还在节目中多次提及,妹妹的成绩比哥哥好,所以会觉得自己优秀一些。

一旁的傅首尔忍不住地问,她是否对某一个孩子有偏爱。

母亲知道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她也不想自己存在偏心的念头。

可事实却是,她言语之间和内心深处,都透露出了对小女儿的偏爱。

虽然她不愿意回答,也不愿意承认,但其他人也早就猜到了。

并不是说,母亲存在偏爱的想法不对,毕竟母亲也是人。但她把偏爱明目张胆地表现出来,无疑就是让小女儿有恃无恐,让大儿子惴惴不安。

傅首尔给她的建议是,不要把小女儿的自信建立在大儿子的自卑之上,母亲仿佛听进去了。

在节目片尾播出的短片中,母亲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像是自我检讨一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也作出了对孩子承诺。

视频中,在节目中不相为谋的兄妹,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母亲似乎第一次领略到了舒心的幸福。

其实,看到这的时候,很多观众都会不由自主地发现,与其说这个节目是全国首档青少年健康成长生活力挑战节目,倒不如说它是一档“合格父母”养成类节目。

这分明就是打着“骗人生娃”的幌子,来教人当爸妈的啊。

准备生娃的同志们,看它准没错了!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uwtx8469sqmy@163.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2 南瓜影院 皖ICP备96147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