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山:落魄时靠发传单度日,成名后带妻儿和父母回江西于都寻根

网络明星资讯人气:143时间:2022-02-10 22:30:09

关注我,每天带来名人感动的故事!

方文山,是当今华语乐坛的重量级人物,著名作词人,有着“词圣”的美誉,更是周杰伦的最佳搭档。他的主要代表作有《爱在西元前》《七里香》《爷爷泡的茶》《东风破》《千里之外》《菊花台》《青花瓷》《兰亭序》《布拉格广场》《倒带》《一直很安静》等。

曾经有一句话:如果没有周杰伦,这个时代会很寂寞;但如果没有方文山,那周杰伦会更寂寞。

备受歌迷粉丝喜爱的方文山,在这鲜光靓丽的背后,却有着鲜为人知的一面,曾经有过一段很长的落魄岁月,成名前靠发传单度日。虽然他是在中国台湾省出生的,但骨子里却对家乡江西于都有着很深的感情.......

01.

方文山,1969年出生在台北一个偏僻小镇的蓝领家庭。方文山的爷爷名叫方灯有,1929年离开赣南前往台湾,便一直在台湾生活,1944年曾经回过家乡于都一次,便再也没有回过老家了。

随后,方灯有就在台湾定居生活,在那里结婚成家生子。

因为家境的缘故,方文山自小就要做很多的事情,就是为了帮助父母减轻压力。而一有空的时候,爷爷就会和他讲起老家的往事,爷爷一直期盼能够回到家乡去祭祖,但未能成行,这也成为了爷爷离世前未了的心愿。

对于爷爷讲的往事和心愿,在方文山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以至于今后在各大场合,方文山都自称是“正宗的客家人“,就连在个人祖籍一栏上,也填上了江西于都。

上学的时候,方文山的学习很差,默默无闻就算了,还经常挨老师的臭骂。不过在他的身上,还是有优点的,那就是作文写得很好,老师一出题目,他三两下就交稿了。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优点,只是没有去发现而已,方文山的身上,自然也有。

读书上面虽然成绩不好,但在生活中,却是一个很懂事的人,在学习之余,就会去勤工俭学,每逢寒暑假都会去打工,做服务员、业务员、当高尔夫球童.....

只要能够赚钱,他从来不会去嫌弃,小小年纪的他,早早地就尝遍了酸甜苦辣。生活的艰辛,给了他很大的帮助,每每在回忆这段艰苦的岁月,他也总是感激地说:正因有过那些困顿和苦难,今天才懂得惜福。

如果说“励志”是一项商品的话,那没有什么人能够比方文山更有资格、更合适代言了。

出身在蓝领阶级的家庭,在当时只能算中下阶层,而且私立高职毕业的他,也算是家里学历最高的,当同龄人都有零花钱、上兴趣班,但方文山却想都不用想这些。

一直到他去服完兵役后,在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了刘墉“励志系列”的书籍,里面的内容无一不映照着他的困境,此时的他,才幡然醒悟过来,意识到写作才是自己的“宿命”。

于是,他便开始大量读书,勤勉笔耕,可以说完全到了那种如痴如醉的地步。

02.

读书,让方文山的眼界大开,但却改变不了他的生活状况。梦想终究还是败在了残酷的现实下,他不得不放下书本,走进了纺织厂的大门,做起了一个普通工人。

然而这份工作他没干多久,便辞职走了出来,在外面做过火车司机、安装防盗系统的工人。

期间,他也燃起了对电影的热爱,向往电影圈,但时代却慢慢在变化,整个电影行业渐渐远离了黄金时代,许多电影人都纷纷转行谋生,感受到其中的惨淡,方文山只好退而求次,转到了歌词创作。

然而那时候的他,就是一个籍籍无名的人物,求温饱仍旧需要另辟蹊径。为此,他选择去了一家安装防盗系统的公司做工人,每天头顶安全帽,手拎电钻,在尘土中劳苦奔波。

虽然每天干得都汗流浃背,但对作词的痴爱也越发欲罢不能,因为作词给了他快乐和自信。在工作的时候,他都会带着笔和本子,有时装着监视系统,要想到歌词,就立马放下来写在本子上。

在工作的间隙创作歌词,这样的方式和习惯真是惊呆了不少人。而且他还会尝试着去改写当时很火热的歌词,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推敲,甚至还会翻阅资料等等。

为了能够弄清歌词,他才去上过两期编剧班,学到了很多知识技术,然而这些技术给他后来写的词,也更具画面感,就像是在铺成一部电影。

一边学习一边创作的方文山,在半年的时间里,足足写下200多首歌,看着一踏踏纸,方文山便想要找到赏识自己的伯乐。

随即,他将这200多首歌精心挑选了100首出来,将其装订成册,虽然说没有任何的经验,但却成为了一往无前的信念。

俗话说得好:初生牛犊不怕虎。

毫无顾忌的他,将这本小册子寄给了各大唱片公司,只要是他听说过的,不论名气大小有多远,他的这张网够大够远。

当寄出了所有的册子后,方文山的心里很忐忑,因为他明白这上百份的册子只有12.5份会被制作人看到,而被联络的几率只有1%。

就连多年以后,方文山在回忆起来都感慨万千。他知道1%很宝贵,更是他的全部。

03.

1997年7月7日凌晨,突然有一个电话打进来,方文山困意十足,但听到对方自称是吴宗宪时,立马就清醒了过来,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哪怕是放下电话后,他仍旧跟做梦一样。

其实,对于那上百份的册子,即便收不到任何的回应,方文山也不打算放弃,更是会想方设法地进到这个圈子,多年后,他直言:我可以去唱片公司或者电影公司,先做个行政助理,慢慢的往这个方向走。

去找吴宗宪的时候,方文山穿得很普通,带上了自己的作品,等快到的时候,他又想了想,便决定去买了一张吴宗宪的专辑,准备一会让其帮忙签个名。

等到了公司后,却发现吴宗宪在忙,便简单地说了一下签约的时间以及酬劳分配的问题,便让他回去考虑,下次就直接来签约就好了。

听到吴宗宪这么说,可把方文山激动坏了。要知道,在这之前,他只是一个随处漂泊的人,拧着螺丝,衣服都能挤出水来,甚至为了生存,还去发传单。

搭上了吴宗宪,方文山更是遇到一个认识的人,就要吹嘘一番,一句:“我是宪哥的人”,显得他十分的自豪,而他的虚荣心也得到了满足。

虽然他被吴宗宪看中了,但幸运并没有将方文山送到事业和人生的快车道,反而被搁浅在了公司,尝遍了激烈竞争的滋味。

为了能够留下来,他还准备了后手,兼职做了公司的行政工作,没钱租房子,就住在公司,而住也就是躺在沙发上睡,或者睡在录音棚的椅子上。

同时被吴宗宪看中的,不单单有方文山,还有周杰伦,方文山用他那1%的机缘,为未来的100%埋下了精彩的伏笔。

签约后,方文山和周杰伦都陷入到了激烈竞争的阶段,因为签约不代表就有收入,还要相互拼歌,只有成为出色的,才能被公司采用,成为有签约费和酬劳分配的人。

那时,作为新人永远都避开不了要“比稿”,就是给同一首曲子给所有人写词,然后从中挑选一首最好的。

足足忍耐了一年的时间,方文山才被公司首次采用,这期间,他没有任何的创作收入。因为这残酷的选拨,很多新人都没有坚持住,只到了中途就纷纷另谋他路,只有方文山和周杰伦熬了下来。

04.

尽管都被吴宗宪招入麾下,但两人都还是无名小卒,两人都没有说过几句话,一直埋头苦干,对于彼此的印象,两人都只有一个字:酷。

突然有一天,吴宗宪竟然拿着方文山的歌给周杰伦听,还问周杰伦有没有什么感觉,不料周杰伦摇了摇头说:没什么。

这话一落,可把自信满满的方文山气坏了,我这精心创作的歌曲,竟然到你这成了啥也不是。于是方文山还将周杰伦归纳为了“不懂音乐的人”。

反观吴宗宪拿着周杰伦写的歌给方文山看,方文山都没有怎么看,就直接脱口而出“不好听”。

矛盾就是这样开始的,此后两个人更是将其视为了“仇人”。周杰伦看不上方文山,觉得他非常的丑;方文山也看不上周杰伦,觉得他很傲,总是用鼻孔在看人。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他们的命运会在今后有所交集,更是成为了最好的黄金搭档,互相成就彼此,一生的知己。

那时候,不论是方文山还是周杰伦,都是穷,为了音乐能够加班加点地在公司,不眠不休。或许是因为共同的境遇,两人不约而同地释怀了,还合作了一段时间。

之后,周杰伦写的歌曲接连被拒,吴宗宪也给了周杰伦一个时间,10天写50首歌,然后帮他出专辑。

没有想到,周杰伦竟然如约完成,还打电话给方文山:你有写出来的新歌吗?我准备要出专辑了。

谁知道,方文山对于这个毛头小子并不感兴趣,不耐烦地说,你就从我写的歌里面随便挑吧。

后面,周杰伦在创作《娘子》这首歌时,方文山已经写好了词,刚好遇到事情需要外出,没有想到,周杰伦却擅自改了这首歌,还加了一个重复歌词的rap“娘子,娘子依旧”。

对于这样的效果,周杰伦很满意,等到方文山回来后,这一听就急眼了,立即和周杰伦吵了起来:我不要版税,你给我改回来。

奈何固执的周杰伦,丝毫不退让,他也很生气地说:我也不要,就不改。

争执了半天,最后方文山没有拗过周杰伦,最终还是按照周杰伦说的走。因为这一次的情况,方文山也做出了改变,多搞几首,让你挑喜欢的。

05.

2001年,周杰伦首张专辑《Jay》推出后,瞬间引起了轰动,而周杰伦也成为了亚洲最火热的新人歌手。

而专辑《Jay》中的歌曲《娘子》,也给32岁的方文山贡献了一个提名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

在周杰伦走红后的那几年,乐坛的歌手几乎都来抢周杰伦的曲子,反观方文山的词,从来都没有人问一下,因为那个时候,姚谦等名人在。

后面,大家才发现,周杰伦的曲子和方文山的词最配,只要周杰伦想要什么样的风格,方文山都能够做出来,既有跳脱的旋律,又有深情款款。

此后,只要是方文山周杰伦的组合,那绝对是曲曲风行,就连周杰伦都不禁感慨地说:我的歌没有文山不行。

为了能够弄出更好的音乐,他们扎在公司天天研究华语音乐市场,在这期间,两人不但合作得很愉快,也培养出了那深厚的感情。

之后,歌曲《东风破》让方文山的名气大火起来,同年还为孙燕姿创作了歌曲《直来直往》。紧接着,他还与周杰伦默契合作《青花瓷》、《菊花台》、《爷爷泡的茶》......

不但如此,方文山还出版了个人图书《关于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其中收录了他出道多年来所创作的一百多首歌曲。

此刻的方文山,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周杰伦的成功,是离不开方文山的。这话的确没有错,在方文山的鼎力相助下,周杰伦成为了“华语先锋”。

对于音乐,方文山是这么说的:

“想把音乐做到极致,是我俩最大的共同点,虽然偶尔也会因为坚持自己的想法,在词曲搭配的观念上产生些小摩擦,但也就是因为这样,我反而更能看清自己在音乐上的无限可能性。”

2011年8月,方文山通过社交平台透露了爷爷的出生地是江西于都县仙下乡,还多次公开想要回乡的愿望。

这引发了无数歌迷和粉丝们的兴趣,纷纷自发帮助方文山在“网上寻根”。没多久,就确定了方文山的爷爷就是在江西于都仙下乡。

水流重源头,人文重根脉。

得知了爷爷出生地的准确消息后,方文山就萌生出了要回乡祭祖、认祖归宗的念头。而且方文山还感慨地说:故乡于都虽然已经没有亲人了,但很想回来看看爷爷80多年前出生、生活过的地方。

06.

同年10月份,方文山在举行完南昌的“中国风演唱会”后,就连夜赶往于都老家,展开了寻根祭祖之旅。

那天,他去了于都县仙下乡石坑子村,这让方文山感到很期待,印象十分深刻。

然而不单单是方文山印象深刻,也是石坑子村人难以忘怀的场景:喧天的锣鼓,响亮的唢呐,喜庆的鞭炮........

村里人都非常欢迎方文山的到来,而方文山也是带着家人们走到了人群中,乡亲们对方文山很热情,纷纷告诉他这里的过往和家族的渊源。

对于家族的事情,方文山听得非常仔细。而后,当地的长者也为他们准备了祭祖仪式,在乡亲们的引导下,他们正式的祭拜先祖。

而且在人群中,乡亲们时不时冒出的方言,让方文山听着很亲切,因为这方言和小时候听奶奶说得一模一样。

虽然彼时的方文山,已经成名大火,但回到家乡的他,没有一点明星架子,就像是一个农村的普通人一样,那言行举止,让村民们都纷纷夸赞不已。

走在石坑子村,方文山也来到了爷爷和他讲起过的老屋子,这里虽然破旧不堪,但场景却和爷爷讲述的非常相似,就连樟树、小池塘都在。

看到这一幕,方文山再也没有忍住,眼泪滑落脸庞,动情的说:爷爷,我来了,我替爷爷来看望你们了。

在方文山准备离开时,还有一些年轻人纷纷上前,希望能够跟方文山合影留念、索要签名,对于这些同乡人的请求,方文山一一答应下来。

能够认祖归宗,不单单是爷爷方灯有的心愿,也是方文山的愿望,因为他一直都在寻找自己的“根”。

经过了祭祖后,方文山不论在什么场合,都自豪的说:这里才是我的根,我是拥有着赣州客家血统的中国人。

在他的心里,于都和台湾都是他的家乡,一个也不能忘,而他为了能够证明是一家人,还创作出歌曲《我们同唱一首歌》。

2021年12月31日晚,这首歌在央视的《启航2022》的迎年晚会上响起,还请来了萧敬腾和袁维娅,让他们采用普通话加闽南语两种语言演唱。

这一首歌已经推出,瞬间红遍全国,包括台湾省。

因为路途遥远,再加上工作的缘故,方文山想要回于都祭祖也有不少的困难,但是他却很关注家乡的一举一动。

因为在祭祖的时候,他将自己以及家人的名字加入了江西于都故乡方家的族谱,只要想回来,乡亲们随时都欢迎。

这里就是方文山的根.........

-END-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uwtx8469sqmy@163.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2 南瓜影院 皖ICP备96147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