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式慢动作、风吹麦浪式武打,《雪中悍刀行》的打戏击碎了江湖

网络影视资讯人气:781时间:2022-01-05 23:16:00

《雪中悍刀行》又贡献“精彩”的打戏了!

继开篇需要开足三倍速才能“欣赏”的打戏之后,12月25日晚的一场“激战芦苇荡”又占据新的槽点。

看完整整一集的武林高手决斗,弹幕纷纷表示:打得好,下次别打了!

开分6.0,如今5.9,这部戏的口碑不升反降;

明明是S级别的制作班底、演员阵容强大,评价走低,武打戏真的要负责。

抛开被大量改编到书粉都不认识的剧情不说,观众们不满意的最大原因还是来自剧中“缓慢且乏味”的打戏。

都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雪中悍刀行》偏偏就要改了这个规矩。

正常的打戏很燃很爆,能激起观众肾上腺素的飙升。

《雪中悍刀行》的打戏却成了催眠神器,越看越安神,连呼吸都跟着一起变慢了。

明明是影视技术越来越成熟的2021年,怎么武侠剧一个个都变得不会打了?

“偷懒”的“大侠们”

摸着良心说,真不怪观众们吐槽,《雪中悍刀行》作为改编自知名IP的电视剧,又是主打男频武侠,原本大家的期待值是拉满的。

可正片一上线,观众和书粉都深刻地感受了一把何为差距巨大、货不对板。

毕竟人家小说里描述的剑道大师李淳罡一出手,打得那叫一个热闹、刺激,作者并不吝啬笔墨。

实在不像是剧中呈现得简单一挥,对方就一脸懵地弹飞出数十米。

说好的“大神”级别的战斗,突然变成了“风吹麦浪”。

而主角徐凤年领悟“一剑仙人跪”这一招也只在瞬息之间,出手极快,可电视剧里的张若昀硬是来了一个0.5倍速地冲上云霄,发型都没有被吹乱。

从天而降的呵呵姑娘,更是“演”得一身“好功夫”,一伸手,徐凤年就极其“配合”的吐血弹飞了。

整整一集的打戏,大量的运用慢镜头,节奏缓慢到昏昏欲睡,招式更是简单到短视频博主都能轻易cos。

这样表现手法的打戏,从第一集出场一直延续到了第二十集。

简化到如同PPT的打戏,全程焦点都在演员的脸上,什么身法、招式、技巧全没有。

甚至,有的场景,连具体怎么打的画面都没有,人物飞过去,再飞回来,就告诉你打完了!

这确实有点“偷懒”了。

然而,你以为这样“缓慢”且“无招胜有招”的打戏只存在于这一个剧吗?不,现在的古装剧里的打戏,都这样!

曾舜晞版的《新倚天屠龙记》里,打戏统统都用慢镜头就引发过不小的争议。

赵丽颖和王一博主演的《有翡》,导演设计的转圈圈还记得吧。

以一敌众的戏份,全靠影子完成,抽刀收刀之间,人就全倒了。

《暮白首》里的反派出招已经不是PPT了,是JPG,你敢相信这效果是2020年的影视作品?

可《雪中悍刀行》的导演却说,节奏慢是故意为之,是为了培养观众的耐心。

PPT打戏是为了更飘逸,不比拳拳到肉的留白。

《新倚天屠龙记》的导演回应网友,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的打戏,是采用了新技术,为了大家能看得更清楚。

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回答,着实一次次刷新了观众对于武打戏的认知。

这都迈入21世纪了,武打戏却持续退步。

让人不得不怀念起技术简陋的古早期,打得爽,打得妙的戏,咱又不是没见过!

曾经的江湖,精彩纷呈

比起如今掺水假酒般的江湖,咱们小时候刀光剑影的武侠世界尤为令人怀念。

上世纪90年代,虽说硬件和特效技术都不如现在成熟,可江湖是鲜活的。

不管是正派还是反派,要招式有招式,要身姿有身姿,既可飘逸、亦可凌厉,重则力拔山兮,快则见血封喉。

创作上,当时的导演大多会选择快慢衔接的蒙太奇手法,招式够多、够新才既满足了对东方武侠世界的想象,又让人看得酣畅淋漓,目不暇接。

这绝非单纯几个简单pose和慢镜头就能营造出的江湖氛围。

不管过多久,你也一定记得林青霞扮演的东方不败穿针引线之间就能打破任我行的吸星大法。

《新龙门客栈》里,连名字都记不得的店小二,是如何出其不意地展示了何为快到极致的剔骨刀法,力克甄子丹扮演的曹少钦。

以竹林打戏出圈《卧虎藏龙》,可以将轻功的飘逸展现得如一片羽毛,章子怡与周润发立于竹尖依旧不倒,犹如仙人。

也可以将章子怡与杨紫琼的短兵相接正面硬刚,打到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出兵器碰撞出的火花。

就连文艺片出身的王家卫都能拍好打戏,《一代宗师》里的高手对决场场都是经典,快慢之间,绵里藏针,你敢说不精彩?

被网友屡次肯定的《水月洞天》与《天下第一》,对决过招多是干脆利落,能一击制敌的绝不拖泥带水,你来我往中都是硬核功夫。

再往古早了说,83版的《射雕英雄传》属实是技术层面极其简陋了,可观众们依旧能够清晰的记得郭靖的降龙十八掌、欧向峰的蛤蟆功、梅超风的九阴白骨爪。

于是,我们再回头看一眼这种“地心引力抓不住我的”的打戏,是不是就充满了喜感?

导演们还不如说,这就是一种自我的黑色幽默呢!

塑料江湖,谁背锅?

回头来看《雪中悍刀行》,网友对打戏不满意,甚至还质疑剧组是不是没钱请武术指导?

但是看一眼片头阵容,武术顾问桑林和动作指导吴胡斯乐可都是大咖。

桑林是国际著名动作导演,曾与成龙、李连杰、吴宇森、元奎、袁和平、史泰龙及电影大师吕克贝松等人合作,其耳熟能详的作品不胜枚举,《黄金大劫案》、《敢死队》、《赤壁》都是他曾经的作品。

还曾经凭借《绣春刀Ⅱ:修罗战场》获得过最佳动作设计奖。

而吴胡斯乐参加过张艺谋导演《影》的动作设计,邓超和孙俪的打戏也是精湛好看的。

所以,这两人,就给《雪中悍刀行》设计的打戏就是这?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既然幕后人物足够有水准,那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遥想动作片的鼎盛时期,演员们个个都是亲身上阵,除了本人无法完成的技术性动作,几乎不用替身。

因为拍打戏受伤,是演员们的日常。

打星出身的惠英红曾经为了完成一个从高处跳下的镜头,直接摔断了腿。

拳拳到肉的跟男演员对打,疼到呕吐也要坚持着把动作做到位。

文艺女星出身的胡慧中,没有武术功底在身上,1989年在拍摄动作片《猎魔群英》时,她和李赛凤也选择亲身上阵,一度遭遇火吻危险。

《红番区》里,带着腿伤的成龙没用保护措施,从一栋大楼直接跳到另一栋大楼。

因为打得真实,多年下来,成龙身上的伤累积起来数量惊人。

也正是因为打得真实,从前的打戏需要武指设计动作,演员反复套招,学习。

反观现在,为了方便演员操作,武术指导设计的动作越来越简单,甚至连套招都不用了,因为根本都碰不到对方。

毕竟现在的演员,娇气的连擦破一点皮都疼得龇牙咧嘴,稍微晚一点处理伤口都要愈合了。

稍微有点难度的动作,自己就不愿意亲自上阵了,好像演员们哪天亲身上阵拍了一场打戏,都要各路宣推敬业人设。

由于设计出来的动作太过简单,素材不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导演也只好用慢镜头来烘托氛围感,人工不够特效凑。

拳拳到肉不是不会拍,既然都能用特效了,还用得着冒着受伤的风险拍近战吗?

当一部武侠剧,处处都在营造一种高手不必出招,拒绝近战硬刚,远程输出即可获胜的氛围,令到曾经我们想象中快意恩仇的江湖变得索然无味也就不难理解了。

毕竟,观众对于武侠,对于功夫,都有自己的情结。

它曾经是一股神秘的东方影视力量,让西方影视世界着迷又害怕。

如今,拍摄技术越先进,角色反而越不会打,曾经我们引以为傲的功夫直接成了纯靠吊威亚 特效完成的“高难度慢动作”。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退步与遗憾。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uwtx8469sqmy@163.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2 南瓜影院 皖ICP备96147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