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农

性别:身高:不详血型:不详

毕业院校:不详

代表作:15Malaysia,十字路口,庞蒂雅娜的复仇,Cahaya,偷心者

  1969年11月21日,南农出生于玻璃市加央1989年,他开始投入加央行动剧团(Grup Teater Aksi) 的剧场活动,成为戏剧演员。1991年,他因为理念不合而离开行动剧团,自组一条石剧团(SEBATU)。这个时期,他编导了两部作品——《灵魂》(Jiwa,1992)和《最后一个细胞》(Sel Terakhir,1994)。在《灵魂》一剧中,他也兼任演员。1994年,南农离开一条石剧团,进入 国家艺术学院(ASK)深造,得到剧场名导克里申·吉(Krishen Jit,1939-2005)的指导。  在国家艺术学院,南农完成了三部编导作品:《开剧场玩笑》(Main-Main Bersama Teater,1994)、《为了安娜》(Kerana Anna,1995)和《独白》(Percakapan Seorang Aku,1995)。1996年,他成立了替代剧团(Alternative Stage)。同年,替代剧团把诗人丁斯曼(Dinsman,1949-)写于1970年代的剧本Di Pulau Sa dan Di重新搬上舞台,进行全国巡回演出。1998年,替代剧团搬演丁斯曼的另一部剧本《不是自杀》(Bukan Bunuh Diri)。1999年,他执导约翰·奥斯本的作品《愤怒的回顾》,作为自己的毕业作业。  毕业后,南农与合作伙伴Toemoe正式为替代剧团申请注册成为剧团机构。与此同时,他也开始受国家艺术学院聘请担任兼职戏剧讲师。2008年,他和八位艺术学院毕业的学生共同创办了新剧团——剧场人收容所(Rumah Anak Teater,RAT)。期间,他陆续发表新作,被搬上舞台的作品有Matderihkoloperlih、《我要当明星》(Aku Nak Jadi Bintang)、《爱她多过我》(Laut Lebih Indah Dari Bulan)等等。2010年,由剧场人收容所负责制作的剧作《符号》(Tanda)在表演前夕临时被国家艺术学院下令禁演。之后,南农即不再任该院讲师。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uwtx8469sqmy@163.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2 南瓜影院 皖ICP备96147862号